2017年11月,长期关注就业性别歧视的女大学生小纯情在58同城网站上浏览招聘信息时发现,就业性别歧视信息几乎遍布整个中国。她认为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的泛滥来自于各部门的观念滞后与监管不力,因此除了督促信息发布网站和人社局履行其监管职责外,也应提醒各地妇联和工会切实履行其维权职能。
提到工会,最初使小纯情关注到工会是因为《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数次提及工会,尤其是其中的第7条更是对工会职责作出了充分尊重的,“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应当注意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但据她了解,作为代表员工与雇主谈判及沟通的社会团体,工会的权利长期处于被架空状态,使雇主的权利被无限放大没有制衡,而员工诉求则难以发声,这是有违于法律赋予工会的权责的。所以她认为,工会非常需要被唤醒,工会应根据法定职责切实对劳动者提供帮助,为劳动者发声或维权提供渠道。
于是2017年12月初,小纯情同学就58同城上发布的各地就业性别歧视信息,向中国大陆29省人社局和工会分别寄出举报信,共计87封。
截至目前,已收到13个举报回复,其中有3份来自于工会。
当被问及工会的回复态度和对就业性别歧视的观念意识时,小纯情说3个对举报进行了受理的工会反应是很不一样的:
长沙市总工会对举报信非常重视,分派了当地总工会实地走访,对被举报企业进行了相关教育,还给小纯情寄了书面回复;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总工会的回复态度也不差,案件受理完全符合流程,但言语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就业性别歧视对女性自主择业权造成的剥夺,认为“该职位需要上夜班,从安全角度出发,企业要求可以被理解,女性确实不太适合”;而与贵阳市工会的沟通听起来就不是那么顺畅了,对方用超凶猛语气盘问了小纯情一些私人问题,“你住哪?”“是不是要应聘这份工作?”,通话在不被尊重中草草结束。
对于工会的回复数量,小纯情坦言道之前并无预期,但从这3份回复中获取到的信息没有让她失望,“毕竟是一次尝试,目的在于唤醒工会的职责意识,只寄这一次信当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个开始。”
而来自劳动监察大队的10份回复也很好的体现了各地人社局的意识。分享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回复吧˜
成都劳动监察大队的回复让人感到心暖:工作人员非常重视此次举报,对案件进行了及时的调查和责令整改,并且对纯情小同学由衷的表示了感谢,“电话里都激动得飘出乡音哈哈”。
有较好的职责意识,但就业性别歧视认知仍需加深的有:贵阳市劳动监察大队、石家庄长安区劳动监察大队、 郑州市劳动监察大队。这些地区人社局都不是第一次收到就业性别歧视的举报信,看来举报工作确实是使职责意识有所增强,下一步我们要在与工作人员在意识层面上的沟通多作努力哦!
而苏州市劳动监察大队虽然受理并对企业进行了责令整改,但也流露出了推卸责任之嫌,“以后遇到就业性别歧视别再向我们举报了,直接去法院吧”。
西藏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的上级单位)之前没有收到过类似举报信,认为就业性别歧视不归ta们管,应该去找妇联。“我们只管劳动纠纷和工资拖欠”。
福州市劳动监察局认为被举报工种涉及到体重体力劳动女性体力无法承担,因此认定就业性别歧视举报与事实不符,并且态度强硬略带恐吓,“我们不做书面回复”、“你什么时候能过来一趟?我们需要当面了解情况以做笔录”,而对于就业性别歧视认知的缺乏也是非常明显的,“很多工作本来就不适合女性,在招聘信息里写清楚性别要求是为了方便求职者”。
沈阳市劳动监察局的回复则是避重就轻、略具哄骗意味的,“南方人不了解北方的生活 ”、“北方天黑得早,这个工作下班时天已经黑了而且很冷,街道上没有人,女性下班后回家很不安全”。
哈哈,小编好像有点刻薄,所以关注了比较多的奇葩回复。但这些回复确实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存在相似逻辑漏洞的,希望想要加入大队做举报工作的伙伴们可以对这些回复作出分析,以便在面对这些对话时能及时作出回应,这将可以对电话另一端的执法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教育作用。
其实,每一次举报后与执法人员的通话都是一次加深ta们对就业性别歧视认知的机会,但首先我们要战胜种种被制造出来的恐惧。那么让我们从小纯情的经验里来了解些常见套路和情况吧˜
语气凶狠强硬
这很容易让人陷入弱势和被动角色,但不要被这hu假hu威的架势吓倒,用你的方式来营造一个气势平等的对话是进行有效沟通的第一步。
被问及一系列个人问题
“你住哪呀?”
“你在哪工作呀?”
“你是学生?”
“为什么举报呀?”
“你是准备应聘这个岗位吗 ?”
“这个招聘广告有没有给你的生活造成不便呀?”
这些来自于对方惯性思维方式的问题很容易对你造成引导,从而让你失去底气或是担心个人信息安全性。但其实对方是没有权利询问的个人信息的,如果你感到不适,可以及时提醒对方你有权保留个人信息。同时也应该让对方及时意识到,就业性别歧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你的个人情况与之无关,不必偏要等到个人生活因此被造成不便才有权举报。
“我们没有书面回复”
人社局拒绝书面回复的主要原因是,书面回复需要经过上级领导的签字盖章,对于一些人社局来说是比较麻烦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社局可以主动的进行书面回复,而一些人社局却拿规定当幌子,不留余地的拒绝书面回复。(如果你对他们不留余地/乱用规章的拒绝感到不满,大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人社局领导询问此事。)
“我们需要你补交身份证复印件”
随举报信附寄公民身份信息符合举报规定,属于合理要求,不必过分恐慌,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9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而且目前也没有因为附寄身份信息而影响到个人生活的先例。
以法律规定或是公共权力制造恐惧
例如此次小纯情在与福州市劳动监察局沟通的过程中,对方限定期限要求当面了解情况并做笔录。
哈哈,小编就曾被“当面”“做笔录”之类的要求吓到过。但是随后经咨询发现,这要求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制造恐惧的,并非监察大队办案的硬性要求。
除此之外,小纯情在接到这些电话后感慨道,很多执法人员是比较缺乏职业素养的,对此我们应及时建议对方单位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