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两会开,校招建议至

煎茶小组  2018-02-11 19:13:23
两百封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信

年关将至,有许多人忙于归乡。此刻,《广州高校校园招聘性别歧视调查报告2017》的撰写者余追,却忙于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寄关于防治校园招聘中的性别歧视的建议信。


据悉,余追此次共寄出了两百余封信。她希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可以把她的建议和期待带上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进而消除校园招聘中的性别歧视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名单1月末才公布,可是会议3月初就会召开。如果不趁年前把建议信寄出去,代表们就会收不到。”余追说,“全国每年有近400万的女性高校毕业生,有许多研究表明,这些女性遭遇着严峻的性别歧视。校园招聘实现零性别歧视对高校学子、企业,以及我国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益处,希望代表们可以采纳此次的建议,并传达给党中央。


余追公开了建议信全文,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一起给游说两会代表。余追会继续关注校园招聘中的性别歧视,关注这个议题的朋友可以扫下方二维码与她交流。(添加好友时,请备注“校招”,否则不会通过噢~拉至本文末,了解建议信全文)

相关数据


根据教育部数据,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人,其中,有近400万的女性高校毕业生。


2017年《广州高校校园招聘性别歧视调查报告2017》则显示,超过9成招聘会存在性别歧视,限定录用男性的职位远多于限定录用女性的职位,男性的薪酬和发展前景也普遍优于女性。

报告链接戳这里,或“阅读原文”


来自报告研究合作机构领英(LinkedIn)的数据显示,男性在教育、健康、福利事业等领域较为稀缺,女性在工程、制造、建筑、信息、通信等方面代表性不足。行业人才分布失衡现象不光是人才储备问题,在各行各业中男性都占据了绝大多数岗位的领导位置


2017年,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表明,超过81%的女性认为就业存在性别歧视,其中22%的女性认为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


2014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开展了“助推女大学生公平就业问卷调查”。该调查发现高达86.5%的女性受到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其中有64.1%的女性遭遇过5种及以上的性别歧视。


为什么要改善性别就业歧视?

关于为什么要改善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状况,专家、学者、民众都进行了许多讨论。我国的法律法规也是坚决反对性别就业歧视。但在就业过程中,基于性别的区别对待却频频发生,消除歧视的动力不足。现今仍许多人赞成男性占主导地位,女性屈于从属地位的职场性别分工。


但是,2015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平等的力量:性别平等如何为全球经济创造12万亿美元的增长》中指出,若中国能够在2025年提升25%的女性经济参与度,本国GDP可增长2.5万亿美元,同期全球GDP亦可增长5.3万亿美元。


改善性别平等状况不仅能带来巨大经济红利,还能带来更多创新创造的可能性与回报。不管是在提高经济发展,还是在法律保护方面,性别就业歧视的防治工作都至关重要。


校园招聘是企业招工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而高校作为校园招聘的主要责任方,更应担负起校园招聘性别歧视的防治工作

三点建议

在建议信中,余追希望能够明确高校在反性别就业歧视的责任,并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高校应该做好就业性别平等的教育和宣传,向学生介绍就业性别歧视的严重性,及如何投诉;

第二,高校应当设置明确的部门,制定并公布清晰的投诉渠道和流程,对投诉和举报及时、有效处理;

第三,高校可建立黑名单制度,将涉及性别就业歧视,且不予改正的用人单位加入黑名单,拒绝其进入校园。

建议信全文

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防治校园招聘中的性别歧视的建议信

尊敬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您好!

我是一名关注女性权益的公民,曾经撰写《广州高校校园招聘性别歧视调查报告2017》。有许多的报告、报道,以及我身边的事例均显示,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均遭受过性别歧视现象。全国每年有近400万的女性高校毕业生,她们亦遭遇着严峻的性别歧视。而诸多研究已表明,改善性别平等状况会带来巨大经济红利。我希望自己能为性别就业平等添砖加瓦,同时也期待校园招聘实现零性别歧视。

2014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开展了“助推女大学生公平就业问卷调查”。该调查发现高达86.5%的女性受到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其中有64.1%的女性遭遇过5种及以上的性别歧视,另有33.4%的男性承认在招聘中存在性别歧视。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表明,超过81%的女性认为就业存在性别歧视,其中22%的女性认为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而来自报告研究合作机构领英(LinkedIn)的数据显示,男性在教育、健康、福利事业等领域较为稀缺,女性在工程、制造、建筑、信息、通信等方面代表性不足。行业人才分布失衡现象不光是人才储备问题,在各行各业中男性都占据了绝大多数岗位的领导位置。《广州高校校园招聘性别歧视调查报告2017》则显示,超过9成招聘会存在性别歧视,限定录用男性的职位远多于限定录用女性的职位,男性的薪酬和发展前景也普遍优于女性。

由以上数据可见,就业过程中,乃至于校园招聘中的性别歧视在我国频发,不容小觑。但改善性别平等状况不仅能带来巨大经济红利,还能带来更多创新创造的可能性与回报。2015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平等的力量:性别平等如何为全球经济创造12万亿美元的增长》中指出,若中国能够在2025年提升25%的女性经济参与度,本国GDP可增长2.5万亿美元,同期全球GDP亦可增长5.3万亿美元。

我国宪法和法律早已明确妇女在就业中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劳动法》第十三条、《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七条,以及《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十六条均明确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国务院、教育部近年均会发布文件,要求各级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和高校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凡校园招聘严禁发布含有性别等歧视性信息。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

不管是在提高经济发展,还是在法律保护方面,校园招聘中性别歧视的防治工作都至关重要。基于此,我建议在《就业促进法》中明确高校在反性别就业歧视的责任,具体如下:

第一,高校应该做好就业性别平等的教育和宣传,向学生介绍就业性别歧视的严重性,及如何投诉;

第二,高校应当设置明确的部门,制定并公布清晰的投诉渠道和流程,对投诉和举报及时、有效处理;

第三,高校可建立黑名单制度,将涉及性别就业歧视,且不予改正的用人单位加入黑名单,拒绝其进入校园。

人大代表即代表了人民群众,希望您能将中国女性的心声带上两会!

若需相关报告,或其它信息,可联系邮箱——————;如需联系建议信发起人请致电——————。


此致

敬礼!


建议人:余追

2018年2月11日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