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南京市人社局申请信息公开

煎茶小组  2018-05-30 02:22:07

今年1月份,南京审计大学发布了《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该校毕业生总数为3928人,男女比例接近3:7。在一项关于就业公平性的调查中,2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了性别歧视。

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我在想,竟然有这么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了性别歧视,那么Ta们是否会选择向人社局投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呢。带着这样的疑问,4月28日,我登陆南京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网,向南京市江宁区等11个区级人社局申请了信息公开。

作为一名就业性别歧视议题的关注者,我好奇自08年《就业促进法》生效以来,有多少 人向南京地区的人社局投诉或者举报过就业性别歧视问题,也想了解各区人社局对于这类举报或投诉的处理流程、处罚依据,为此我提出了以下3个申请公开的事项。

5月21日,浦口区人社局电话通知受理了我的申请,即将寄出纸质回复,至此南京市11个区的人社局均已履行了回复职责。溧水区等9个人社局按照我要求的形式提供了纸质回复,雨花台区等3个人社局直接在网上进行了答复。各区人社局答复我的时间如下:

受理就性别歧视投诉/举报情况

08年以来建邺区人社局受理就业性别歧视投诉/举报案件的数量最多,但也仅为5起,平均2年1起。雨花台区人社局13年收到了2起这类举报。玄武区和栖霞区分别收到过1起。对于这些举报,人社局均受理立案,进行了调查处理,并责令单位立即改正。涉案单位也均按要求进行改正,删除了性别歧视的招聘内容。浦口区等5个人社局表示近9年来,没有收到过用工单位在招聘中涉嫌性别歧视的投诉或举报。

人社局处理此类案件的主要依据

在各人社局回复第2条信息公开申请的内容中,9个人社局提到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6个人社局提到了《就业促进法》,这2个处罚依据被提及的次数最高。下图中颜色越浅代表提及次数越低。

2个拒绝公开信息的人社局

六合区人社局以第1项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第2项和第3项信息不存在为由拒绝了我的申请。溧水区人社局拒绝公开第1项信息的理由与六合区类似,并以第2、3项信息属于主动公开的内容,已经在政府网站及相关渠道公开为由拒绝了我的申请。

目前,南京市各区人社局均表示依法受理就业性别歧视举报或投诉,劳动者如果发现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可以采取到所属镇、街人社服务窗口、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受理窗口,拨打12333、12345电话专线、登陆人社局劳动监察平台或者以信件的形式进行投诉或者举报。

总的来说,我对南京市各区信息公开的回复情况比较满意。但是对其提供数据的准确性有一些疑问。作为就业性别歧视议题的长期关注者,我曾向南京市各区人社局举报过当地招聘中存在性别歧视的企业,并收到了一些人社局的回复,为什么我的这些举报记录消失了?其次我感觉六合区人社局对这次信息公开申请的态度并不友好,其声称第2、3项内容不存在的说法令人难以接受。

二胎政策出台后,针对女性的招聘性别歧视愈演愈烈,但人社局每年受理的举报或投诉依然屈指可数。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不仅依靠观念的改变更是行为的改变,后者很有可能促成前者的改变,“只有参与到公共性的议题之中,个体的生活体验才有可能真正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