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女权运动光影

Paper  煎茶小组  2019-07-20 08:22:53

中国女权运动始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至今已有百年历程。百年间,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她们为争取国家解放和妇女权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当前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回望我们走过的历程,对检视我们现有的权利,推动妇女运动继续向前发展仍有重要的意义。


01

第一本完全由妇女主编、面向妇女读者的报纸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7月24日,康同薇、李蕙仙等人创立了《女学报》,这是中国最早的妇女报纸,以妇女为读者对象,完全由妇女主编。

《女学报》有二十几位主笔,全由妇女担任,主笔的名字均刊在报头左侧显著的位置,以彰显其重要性。时人将女学会、女学堂、《女学报》三桩事比喻为一株果树,女学会是根本,女学堂是果子,《女学报》是叶、是花,还称“长久看了这报,定不知不觉的奋发起来。”

(《女学报》中的插图)


02

第一个使用“女权”一词的人


1901年4月,年仅十八九岁的上海教会学生吴孟班,写了一篇《拟上海女学会说》,在《中外日报》刊出。她写到:“中国之积弱由于女权之放失,女权之放失由于女学之式微。思之思之,痛之耻之!”她说道:“女学者,全国文明之母;女权者,万权之元素。”

对于生育,她表示“我生了儿女,要教育二十年,才能够成就一个人才,而我自己不免要重大的牺牲。现在我奋志求学,只要五年,就可以成就一个人才了。为了五年后的人才,牺牲二十年后的人才,在中国朝不保暮的时候,不比较的得计吗?”

(发表在文史哲上的文章《吴孟班:过早谢世的女权先驱》)

 

03

首次公开纪念国际“三八”妇女节


1924年1月,何香凝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妇女部部长,兼管广东省的妇女工作。她领导出版了《妇女之声》旬刊,举办妇运讲习所,设立女工学校,开展妇女运动,为妇女的解放而斗争。她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提出的“妇女在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一律平等”的提案,获大会通过。同年,3月8日上午,由她提议的中国第一个公开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在广州举行,广州各界2000多名妇女参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固男子义务,然与男子同视听、同官骸之女子独非人类乎?然则天下兴亡,吾二万万(女)同胞安能漠视哉!”—《敬告我同胞姐妹》

(何香凝怒斥陈炯明扣押廖仲恺)


04

最早批判社会对男女行为规范持双重标准的人


张竹君早年学医,后来热心公益,积极投身工人运动。1904年4月,张竹君在上海创办女子兴学保险会,主张女子通过“求学”、“合群”的方式摆脱男性的压制。

“人生要求自由,男子可以梳大松辫,穿学士装鞋,妇女为什么不可以!男子坐藤兜(轿子),可以把脚提高,踏在杠上,妇女为什么做不得!做了,又讥评她是"男人婆,招摇过市。"我要做男女平权的运动者……— 张竹君与友人谈

(辛亥革命,张竹君与红十字会救护队队员在汉阳十里铺前线


05

和秋瑾一起,被誉为“女子双侠”的吕碧城


吕碧城,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开创了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的先例。

“而不知国之有男女,犹人体之有左右臂也,虽一切举动操作,右臂之力居多,然苟将左臂束缚之,斫断之,尚得为活泼之躯乎?尚得为完全之体乎?假使此一臂之人,穴居野处,与人无争,虽缺一臂之力,尚可勉强支持。若驱之入人群争竞之场,其有不颠而踣者鲜矣!”—《论提倡女学之宗旨》

(吕碧城与《大公报》)

 

06

共创同盟会、三闹参议院、掌掴宋教仁的硬核女权。


唐群英,字希陶,排号恭璐,1871年生于湖南衡山。在世界妇女运动史上,唐群英发起的女子参政运动,在时间上排在第十二位,比日本早了10年。她在参议院为女子争取参政权,被万国女子参政会赞为“在东方作第一声惊人之鸣!”因不让女子参加同盟会,她成立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并参与起草了实行男女权力平等十一条政纲。

“凡反对女子参政者将来必有最后之对待方法,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参政权,亦不必承认袁者为大总统”。— 得知北京临时参议院否决补订《女子选举法》后与吴景濂辩论

(唐群英故居)


07

北京大学的第一位校友


1919年5月19日,从甘肃省立女子师范甲科学校毕业,已经在兰州教书的邓春兰上书北京大学校长,强烈要求大学解除女禁,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同班,女子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发出了中国大学解除女禁、男女同校的第一声。

“春兰早岁读书,即慕男女平等主义,盖职业、政权,一切平等,不唯提高吾女界人格,合乎人道主义,且国家社会多一半得力分子,岂非自强之道?”—《春兰上蔡校长书》

(邓春兰:中国第一个呼吁大学开女禁的人


08

驳斥女子参政运动是调情运动的王昌国


1924年底,《湖南省宪法》修改,王昌国提出要在该宪法中明定女性拥有财产继承权。时任湖南省议员的程子枢提出,取消女性受教育权的提案,并称“女子参政运动是调情运动,应取缔”,王昌国驳斥了该提案,最终使得该提案被取消。

(中国第一位女性省议员王昌国)


09

少数民族女权主义者刘清扬


刘清扬,回族,原籍天津,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1911年,加入同盟会在天津的秘密组织――天津共和会。1919年,发起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并被选为会长。1919年,发起成立了天津青年进步团体“觉悟社”。

对如何摆脱家庭包办婚姻的咨询,她回信:“第一步‘延迟结婚日期’,到女子师范毕业以后,再向家庭提出否认这个婚约。在自己有了经济独立的能力以后,无妨就脱离家庭,到远处谋生。这是与恶势力奋斗的一个唯一方法。”

“女子解放问题,要求得完全美满的彻底解放,乃是根基于全社会的组织。所以现社会制度一日不推翻,女子问题便一日不能得到完全美满的解决。”—《有志开发女子职业的诸姊妹速起!》

(抗战时期在汉口过江时到武昌为伤兵服务,左起:邓颖超、刘清扬、王汝琪)


10

号召妇女争取自己权利的副主席


1913年5月,宋庆龄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临毕业前,她在院刊上发表了《现代中国妇女》一文,她写道“在国外留学学成归国的中国女留学生们在国内担任了重要职务,由于受过更高层次的教育,她们比其他国家的大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为了共同的幸福,她们要比别人承担更多的义务。她们所取得的毕业文凭,并没有使得她们自命不凡,自视高人一等;她们也没有因此而希望自己成为置身‘象牙之塔’的精神贵族”。

1949年12月10日至16日,亚洲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11日,宋庆龄应邀在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她号召亚洲妇女除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外,还要为争取妇女应有的权利而斗争。她呼吁,“妇女解放不会是别人装在银盘子里给我们送上来的,我们必须自己争取解放。”

(宋氏三姐妹左起:宋庆龄,宋蔼龄,宋美龄)


后记:本来只是想在电脑上输入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然后用滚雪球的方法找到10个样本来完成这篇短文,没想到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现有的媒体报道不仅数量少,内容上也乏善可陈。在现有的文本中,女权主义者们的身份变成了某人的妻子、某人的女儿,甚至是某人的母亲。她们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努力被淹没在了一堆冗杂的叙事中、无法剥离。因此,我不得不带着性别的有色眼镜来选择素材并加以编辑,希望能打捞起一批女权主义前辈,借此来证明我们曾切实参与和改变过那段历史。




欢迎留言介绍你了解的“女权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