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即政治的——关注两会中的性别平等议题

Hurrah  煎茶小组  2024-04-12 23:14:58

收录于话题

#两会#政治#女性

本期编辑:buongiornoi

封面图片来源:网络








全国政协委员王芳:用心用情用力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

王芳认为要从适龄婚恋引导抓起,打消“恐婚”的顾虑,从维护育龄妇女权益抓起,营造“愿生”的氛围,从服务保障儿童优先抓起,增强“愿养”的意愿。

同时,大力倡导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特别是要加强对男性育儿责任的宣传教育,减轻女性的育儿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李晓霞:建议开展公益诉讼整顿职场性骚扰

李晓霞建议检察机关要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强与妇联组织、人社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全方位保护妇女权益合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对性骚扰“零容忍”。

用人单位应当积极履行企业职责和社会责任,对单位出现的性骚扰行为不隐瞒、不包庇,依法为员工抵制性骚扰提供有力支持和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马璐:消除性别数字鸿沟 推动女职工数字技能提升

数字经济在促进女性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性别刻板印象、女职工数字技能掌握不够等诸多原因,女性数字技术从业者规模与男性仍存在差异。

马璐建议,探索建立女职工数字技能工匠学院,着力开展女职工数字技能日常培训,构建多元化女职工数字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进一步消除性别数字鸿沟,推动女职工数字技能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夏杰:女性职业中断6成因生育照料孩子

夏杰表示妇女在生育和就业平衡方面仍面临困难,调查显示,一定比例的用人单位存在只招男性或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问题。有职业中断经历的女性中,因“生育或照料孩子”而中断的占60%。近83%的全职妈妈有再就业打算,期待提高就业技能、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

全国政协委员甘华田:建议延长女性产假同时更要避免就业歧视

甘华田建议延长女性带薪“育产假”达2年,直到孩子上幼儿园,从而提高生育意愿,也有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同时也应考虑到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育产假期间的用工成本,避免不愿意招聘女性问题,从而减轻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

全国人大代表张齐:推动建立父亲育儿假制度

张齐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支持政策的建议,包括推动建立父亲育儿假制度、建立分级共担育儿假成本机制、将普惠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等。

全国人大代表伊彤:延长男性陪产假 减轻女性育儿负担

伊彤认为,造成女性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的原因在于大多数女科技工作者的事业发展黄金期与育儿期重叠,由此引发家庭事业难以平衡、工作存在后顾之忧。

伊彤建议,在落实陪产假的基础上,再适当延长男性陪产假,以分担女性在这一阶段的重担,并减轻女性在职场中所遇到的不平等待遇。

全国人大代表谭琳: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谭琳建议,依法有效遏制就业性别歧视,完善生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营造家庭友好、夫妻共担家庭责任的社会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吴海鹰: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全职妈妈”再就业

吴海鹰建议,完善求职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针对“全职妈妈”需求开展技能培训;设置灵活工作和弹性就业的亲职岗,结合实际科学确定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完善普惠托育服务,进一步健全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缩短“全职妈妈”脱岗、离职时间,为其尽快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赵心竹:“实际、实效、实用”推动女性自主创业

推动女性自主创业,赵心竹建议以女企业家协会力量为基础,建立女性自主创业培训体系;以协会为桥梁,形成合力促进女性创业;以协会为主导,推动女性创业资源共享。

全国人大代表张祖涛:从多角度着手实现就业招聘中的性别平等

张祖涛建议相关部门应将用人单位招聘合法和合规性增设到用人单位考核和减税额度的评价指标中。同时应设立群众监督反馈机制,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的长期贯彻落实。

针对高校女毕业生找工作中出现的违约换单位情况可能要承担隐形代价问题,张祖涛建议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存在违法用工、性别歧视、欺诈蒙骗等问题的用人单位,全方位降低针对高校女毕业生辞职换岗的隐形歧视。

全国政协委员林怡:为农村妇女参与数字经济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针对农村妇女参与数字经济面临参与度不够、存在技能障碍、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林怡建议要为农村妇女提供更多数字经济领域的就业创业机会,加强帮扶力度,给予政策倾斜;为农村妇女参与数字经济提供更丰富、多层次的培训机会与资源;为农村妇女参与数字经济创建更友好的社会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中明确规定农村妇女土地权益

蒋胜男建议,在修订中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中明确规定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在土地承包、流转、入股等过程中确保她们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加强法律宣传,让农村妇女懂得如何维护权益,并加大对侵犯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行为的惩处力度。

同时,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使农村妇女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享有平等地位,全面实现“证上有名、名下有权”。

全国人大代表方燕:切实保障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权益

方燕建议,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认定加以明确,确保妇女不会因结婚、离婚、丧偶等原因面临丧失成员身份的境地,确保其合法、平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

同时应当完善审查机制,发现侵犯妇女权益的情况要及时纠正,以保证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发挥应有的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张晓兰:深化“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 促进女性健康素养提升

2022年,全国妇联开展的女性健康素养调查显示,受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健康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因素影响,妇女健康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

为此,张晓兰建议:进一步强化源头保障,为妇女健康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满足妇女多元化健康需求;进一步加大健康宣传力度,着力提升妇女健康素养。

全国人大代表陈桂娥:给适龄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18-45岁女性HPV疫苗接种率只有3%,9-14岁女孩不到1%。为此,陈桂娥建议,在总结试点省份、市的经验基础上,在国家层面将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投入中央资金在全国启动为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项目,加快宫颈癌消除进程,保护和增进广大妇女健康。

全国人大代表李燕:强化孕产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规筛查

针对产后抑郁问题,李燕建议强化孕产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规筛查;加强社区医院产前、产后健康宣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协助疏导孕产妇情绪;强化对产后抑郁女性的社会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刘梅林:加强对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筛查监测

刘梅林表示,相比于男性,女性特有的生理机制会致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建议加强对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监测,针对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等不同阶段的特殊性,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和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赵长龙:建议适时探索单身女性社会性冻卵可行性

针对单身女性对冻卵技术诉求增多,赵长龙建议卫生主管部门适当放宽增设生殖服务机构的准入条件,为社会资本举办辅助生殖机构提供便利。

同时,建议卫生系统主管部门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审批和校验,规范辅助生育技术收费标准,将辅助生育部分费用逐步纳入医保范围。





END